世界智能大会

我国互联网发展多项指标全球领先

关键词: 人工智能
2025-07-22 13:10:08
收藏 收藏
微信分享

7月2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5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60岁及以上“银发网民”1.61亿人、农村网民3.22亿人,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我国互联网发展迈向更高水平,网络普及率、渗透率,信息便利性、普惠性,应用丰富程度等在全球居于领先。”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互联网触达更深更广,对于经济社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信息基础设施量质齐升

《报告》显示,信息基础设施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开展万兆光网试点,有序引导万兆光网从技术试点逐步走向部署应用;截至6月,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十年间推动实现了“村村通宽带、乡乡通5G”,行政村通5G比例超过90%;移动用户上网流量连续6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

为夯实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表示,我国将持续统筹推进“建、用、研”,抓好网络建设与升级,深入推进“信号升格”专项行动,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体系;抓好应用落地与推广,深入实施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升级版和标识“贯通”三年行动,推动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协同赋能。

欧阳日辉特别谈到,数字红利和数字鸿沟是一体两面的,《报告》提到我国老年群体互联网普及率达52%,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69.2%,较2024年12月提升1.9个百分点,“这显示了政府和相关企业为促进互联网普惠、平衡数字红利和数字鸿沟作出的努力,对培育经济社会新的增长点意义深远”。

人工智能话语权显著增强

2025年上半年,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实现了从技术到应用的全方位进步,产品数量迅猛增长,应用场景持续扩大。

《报告》显示,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影响力显著提升。截至3月,共有346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完成备案。我国人工智能产品涌现引发全球关注,DeepSeek上线不足20天全球日活跃用户就突破3000万,登顶全球140个国家及地区的应用市场,成为全球用户增速最快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

“人工智能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技术之一,人工智能的发展与互联网产业密切相关。互联网的普及可以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丰富的高质量数据语料,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可持续发展。”欧阳日辉表示。

同时,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向具体应用场景纵深渗透。《报告》显示,用户方面,截至6月,用户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回答问题的比例最高,达80.9%。产业方面,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国产人工智能产品不仅在千亿级参数规模、多模态能力等方面实现突破,并与办公协同、教育普惠、工业设计、内容创作等场景深度融合,构建了覆盖多个领域的智能应用生态。

“随着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持续发展创新,一批优质的国产AI产品加速出海,扩大了我国AI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张晓表示,“我国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话语权明显增强,未来要进一步提升在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中的作用,积极参与并提出中国解决方案,致力于推动建立公平、公正的全球AI治理规则。”

来源:科技日报

大会官网

www.wicongress.org.cn

邮箱

wic@wicongress.org

咨询热线

022-83608031   

大会组委会秘书处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35号城市大厦8层

  • 官方小程序

  • 官方微信公众号

世界智能大会 WORLD INTELLIGENCE CONGRESS

津ICP备17008349号-3津ICP备17008349号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2098号 官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