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如何助力“双碳时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AI已经逐渐应用到了各行各业中。当“碳达峰、碳中和”的愿景与AI数字化科技相碰撞,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2022-11-21
-
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
日前,国务院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
2022-11-18
-
制造业量质齐升筑牢实体经济根基
制造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6.98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万亿元,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世界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蛟龙”潜海、“双龙”探极、“嫦娥”揽月、“北斗”组网,大国重器亮点纷呈……十年来,我国制造业实现量的稳步增长和质的显著提升,综合实力、创新力和竞争力迈上新台阶。
2022-11-17
-
蓝图已绘就,虚拟现实产业发展正当时
“虚拟现实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前沿方向和数字经济的前瞻领域,正日益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数字技术融合发展,给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都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在日前举行的2022世界VR产业大会开幕式上,国务委员王勇表示。
2022-11-17
-
人工智能怎样做到对灾害“先知先觉”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韩国光州科学技术研究所开发了一款可以提前一周预测森林火灾风险的人工智能系统。开发人员表示,这款人工智能系统可以通过测量地表附近的温度、湿度、风和累积降水量等数据计算森林火灾发生的概率。
2022-11-16
-
“以数强实”持续推进数实融合
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原则要求,涵盖了数字经济发展的质量、结构和规模三个维度,锚定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有机统一的三个目标。无论是提升质量(做强)、优化结构(做优)还是壮大规模(做大),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关键路径在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即数实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2022-11-16
-
为数字化赛道上企业“加油”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明确指向。数字经济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很多企业纷纷通过数字化转型,对于不同的需求场景增强服务能力,试图获得更专业化、更个性化的支持。在这一过程中,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值得研究。
2022-11-15
-
山东省发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
日前,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山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
2022-11-15
-
工信部:2021年我国虚拟现实投融资规模涨幅超100%
记者12日从工信部获悉,近年来,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加速发展,投融资信心和活跃度进入一轮新高潮。2021年我国虚拟现实领域投融资规模涨幅超过100%;相关企业已经超过1万家。
2022-11-14
-
实现制造业从零到一创新突破
制造业的核心在于创新。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创新发展环境,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实现更多“从0到1”的创新突破,增强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2022-11-11
-
启动“创新引擎” 驱动产业升级(新气象 新作为)
工业园区面积从12.49平方公里拓展到28.16平方公里,扩大1.25倍;工业总产值从551亿元跃升至1050亿元、增长90.6%,工业生产规模翻了一番;高新技术企业从18家增长到163家,增长9.1倍……
2022-11-10
-
北京等24个城市将开展智能建造试点
北京等24个城市将开展智能建造试点,积极探索建筑业转型发展的新路径。
2022-11-10
-
5.5G 担纲大任正逢其时
千行百业的数字化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下一波浪潮。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使能技术,5G发展潜力巨大,但仍面临很多挑战。“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胡厚崑呼吁,充分挖掘和提升5G网络能力,发展云、系统集成等多样化的服务,共同推进5G网络、应用和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整个产业界的共同愿景。
2022-11-10
-
山东电信:5G定制网拉动“智慧炼厂”效能升级
目前,5G融合应用已经覆盖国民经济40个大类,在工业、教育、医疗等多个行业领域发挥积极赋能效应。“汇丰石化5G智慧炼厂是一个以中国电信定制网‘比邻’模式构建起来的,具有5G专网全覆盖、5G运营全流程、5G合作全生态、5G应用全场景显著特点的生动案例。”山东电信淄博分公司工业BU总经理李志强介绍。
2022-11-09
-
紧抓新能源车发展黄金期
近日,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月份至9月份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387.7万辆,同比增长113.2%。9月份,新能源汽车逆市上扬,零售销量达到61.1万辆,同比增长82.9%,这与汽车销量环比增速处于同期历史低位形成明显对比。
2022-11-09
-
官方公众号
-
官方视频号
-
官方小程序
-
官方抖音号
-
邮箱
wic@wicongress.org
-
大会官网
www.wicongress.org.cn
-
400热线
400-019-0516
-
咨询热线
022-83608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