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智能大会

建数字产业集群 引领三地协同发展

关键词: 智港天津
2023-07-21 10:07:43
收藏 收藏
微信分享

近年来,数字经济逐渐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京津冀如何抢占这一未来产业发展的高地?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刚。他认为,三地应通过优势互补,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带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数字经济包括核心产业部门和融合产业部门,前者是指数字产业化部门,后者则是产业数字化部门。核心产业部门和融合产业部门的良性互动,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和机制。在京津冀内部,北京核心产业部门发展优势明显,而天津和河北省的优势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基础雄厚和应用场景丰富,在融合产业部门发展上具有比较优势。因此,京津冀协同实现核心和融合产业部门的良性互动和正反馈,不仅能够带动天津和河北省的数字经济发展,还能进一步引发核心产业部门的发展,为北京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刘刚认为,从协同发展视角观察,京津冀在数字经济发展上要选择好方向,通过优势互补,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比如,京津冀应充分发挥大学和科研院所创新资源丰富和头部科技企业密集的优势,重点攻克基础硬件领域的“卡脖子”项目;利用国家赋予天津“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定位和协同优势实现工业基础软件领域的突破;围绕着自主可控技术体系和产业创新生态的发展,实现从基础软硬件到应用软硬件的适配。

赛迪顾问发布的《2022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和广州位列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前五位,属于数字经济一线城市。天津排名第十一位,属于数字经济新一线城市。河北石家庄排名第三十位,属于数字经济二线城市。这既说明京津冀形成了良好的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也反映出区域内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着不平衡。刘刚建议,应把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作为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突破口,通过规划的编制、行动方案的制订和实施,三省市政府和企业共同加快推动数字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对天津和河北省而言,要加快应用场景的开放,积极吸引北京核心产业部门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实施场景创新,实现核心和融合产业部门的良性互动和区域循环。与此同时,积极鼓励天津和河北省的高校加快人才培养,尤其是加强数字工程师的培养,为京津冀数字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来源:北方网

大会官网

www.wicongress.org.cn

邮箱

wic@wicongress.org

咨询热线

022-83608031   

大会组委会秘书处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35号城市大厦8层

  • 官方小程序

  • 官方微信公众号

世界智能大会 WORLD INTELLIGENCE CONGRESS

津ICP备17008349号-3津ICP备17008349号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2098号 官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