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世界智能大会

【WIC·资讯】“数字友好与碳基文明全球科学家大会”新春对话会在京举行

关键词: 智能科技
2022-01-24 17:35:17
收藏 收藏
微信分享

2022年1月20日,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主题推介活动——第二届世界数字友好大会暨第四届中国能源周“数字友好与碳基文明全球科学家大会”驻华使节、专家新春对话会在京隆重举行,迎虎年新春,对话会向全球科学家发出邀请,为今年5月即将在天津举办的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持续预热。

世界智能大会组委会秘书处执行秘书长任丽伟通过视频向与会中外嘉宾发出邀请

世界智能大会是经中国政府批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天津市人民政府等共同主办的一年一度的国际盛会。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定于2022年5月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办,大会采用线下+线上的办会模式,打造“会展赛+智能体验”四位一体的国际化交流平台。受世界智能大会组委会委托,世界智能大会组委会秘书处执行秘书长任丽伟在天津通过视频向与会中外嘉宾发出邀请,任丽伟在致辞中表示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的一大亮点是“世界数字友好大会暨中国能源周”首次纳入大会系列活动中,“世界数字友好大会暨中国能源周”是由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专业委员会、全球能源观察智库、石油观察智库、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碳中和绿色发展专业委员会等共同组织。同时,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数字友好与碳基文明全球科学家大会”列为世界数字友好大会的主论坛之一,届时,全球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将共同研究、交流、探讨和运用以人为本、助力人类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数字技术,大力促进数字文明、碳基文明的全球发展和碳经济变革,为实现国家碳中和协调、普惠、可持续发展探索新路径和发现新方法,任丽伟代表世界智能大会组委会向全球科学家发出邀请,期盼今年五月相聚津门,携手共襄永不落幕的世界智能盛会。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专业委员会主任、世界数字友好大会和数字友好公理系统创始人杨勇致辞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专业委员会主任杨勇做了题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哲学思想为统领,推动构建数字友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演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是站在历史和哲学高度对“人类社会何去何从”给出了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哲学思想意味着开放、包容、普惠、无歧视,这与互联网发明者克莱因罗克所言互联网文化是合乎伦理、开放、可信、自由、共享的理念殊途同归。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全球价值观的道义大势,在数字经济“换道超车”的全新态势下,更需要我们团结起来、乘势而上、顺势而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新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建设顺应时势的话语体系。以“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哲学思想为“根”和“魂”,构建数字友好公理系统,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和共赢的方向发展,优化全球治理秩序结构,观照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数字友好公理系统”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创新内涵,是一种人与数字化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和数字文明趋势,其核心内涵是以人为本的人类生产生活和以数据驱动的数字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并遵循科学实证不断进化和改善,最终实现人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状态。“数字友好公理系统”是由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专业委员会全球首倡,并创办“世界数字友好大会”、倡议发起“世界数字友好日”、深入开展数字友好城市、数字友好园区、数字友好乡村等相关课题研究。杨勇认为“数字友好公理系统”的提出,除了对于人类社会当今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的深度思考,更重要的是基于对数字世界发展经验、逻辑和预期的梳理、总结与科学实证,拟通过建立最广泛共识和协议的方式,将全球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优势的人民团结起来,差异化、有步骤、分阶段,在不同地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更高水平的巴黎气候大会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以及中国加入RCEP,申请加入CPTPP及DEPA等,目标都是建立更加高水平的开放性经济。我们要深入把握WTO改革、RCEP、CPTPP、DEPA的高水平、前瞻化发展的实质内核,构建数字友好公理系统,在实践中加强复合式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健康网络内容生态建设,创新文化表达、增进广泛认同、更新国际交往规则,优化全球治理秩序。杨勇在演讲中还谈到今日之中国对国际经济的贡献比重日益加大,中国也成为了多数国家的国际环境本身,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深刻变革,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我们期望在核心技术、基础设施、数字技术同实体经济相融合、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稳步发展、完善数字经济证券规则、产权规则、数据治理和促进竞争等方面,进一步形成合力,与世界各界一道,构建尊重规则、开放市场、共商共赢、同舟共济、积极有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对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转型的机遇与挑战,需要强大的公理系统保障,方可长出参天大树,“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杨勇代表世界数字友好大会暨中国能源周组委会向全球科学家发出邀请,呼吁大家共同努力,更加快速地提高国际社会对数字友好问题的关注度,弥合数字鸿沟,消除数字贫困,防治数字垄断,建立数字友好全球共识,为共建数字友好人类命运共同体探索新路径和发现新方法。

中国富碳农业首席科学家、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碳中和绿色发展专业委员会会长、农业农村部农业信息化标准化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袁东来主题演讲

中国富碳农业首席科学家、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碳中和绿色发展专业委员会会长、农业农村部农业信息化标准化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袁东来做了题为《从共和走向中和——迈向碳基文明新征程碳的循环能否成功是检验碳中和的重要标准》的主题演讲。袁东来在演讲中指出:推动各种文明交流互鉴,是实现世界和平发展、人民生活美好的重大课题。要不断加深对自身和其他文明的了解理解,从全人类视角寻找文明交流互通的钥匙,从历史文化和哲学的思考中获取信心,不断凝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识。袁东来教授认为,更新发展理念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前提,有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经济增长模式。回顾人类文明曾经走过发展变革之路,没有一次不是首先在发展理念上的突破和创新。现今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为严峻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成为威胁人类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已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2020年9月,中国向世界宣告了“力争10年内实现碳达峰,40年内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在“碳”热度持续攀升的背景下,如何通过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抢跑经济发展新赛道,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新课题。袁东来教授长期从事研究国家生态战略安全评价体系,以及碳基文明、生态资本论、碳中和、富碳农业、农耕文化和生态文明等领域的系统方法论。袁东来教授作为富碳农业理论与生态资本论奠基人,中国富碳农业首席科学家、农业农村部农业信息化标准化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多年来系统研究了碳基文明、生态资本论和富碳农业的理论方法,利用富碳农业践行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用自然资源、自然辨证、自然疗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共建碳星球碳基文明生命命运共同体中实现碳中和。富碳农业在中国及世界工农业发展中,第一次提出了对“碳”的全新认识、解决了人类对“碳”的认知的“盲点”和“断点”,即利用农业碳汇功能来消纳碳实现工业排碳与农业固碳良性循环的全新经济发展模式,是中国农业的第三次(绿色)革命。富碳农业的公共属性是践行总书记的“巴黎协定”承诺,立足全社会在不增加资源消耗和同时,彻底解决“碳”并充分利用“碳”,这也是向联合国兑现二氧化碳减排承诺的最有效方法。“富碳农业”为二氧化碳找出路,“碳”是生命之本。袁东来教授认为自然万物的生长和繁衍实际上是碳循环的不同表现形式,农业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不只是为人类提供必需的生存、生活发展资料,而且提供生态环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可持续的“发展规律”,农业物质循环的主要内涵是碳循环。依据植物学理论,提高光合速率和光能利用率,才是增加植物生长干物质产量的基本要素和必由之路。传统农业调动的只是4%的增产因素,而富碳农业开发的是96%的增产潜力;二氧化碳作为“植物碳粮“可使作物光能利用率提高50%~250%。“富碳农业”包括碳汇林业、碳汇农作物业、碳汇渔业,是全新的生态可持续理念,是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依据自然界植物生长规律,并遵循自然科学、生态环境学、能源经济学、循环经济学、环境经济学、海洋学、土壤学、植物学、植保学等基本原理,综合运用哲学和辨证法方法,采用系统工程和现代科技成果相结合的措施,将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巨量的、大自然不能自然消纳的二氧化碳富集后,作为“碳肥”(植物碳粮)施用于农业生产,促进农作物生长,转变成生物物质(干物质)完成碳的有效中和,从而减少以至杜绝传统化肥、农药使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农作物品质和产量。富碳农业所提出的现代化工农业生产一体化的富碳农业工厂方案,是将我国生产活动产生的100 亿吨二氧化碳,在尽量减少排放的同时,加入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循环之中,全部消化掉并转化成碳水化合物食物和生物燃料,成为新的能源和资源,使其既能减少碳排放,又能增加人类食物生产,恢复土壤微生群的良性循环,并能可持续发展高效大农业。逐渐平息极端气候变化的发生和振幅,是我国现代化新兴农业的必由之路。碳基文明、富碳农业、《生态资本论》理论上系统提出了“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工业经济低碳化、农业经济富碳化、数字经济友好化”的促进经济内循环全新发展理念和发展实现碳中和模式。方法上是哲学和自然辨证法的有机结合,其目的就是创新人类崭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适合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袁东来教授认为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本着对人类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态度,数字友好与碳基文明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代表了不同文明在价值上的最大公约数,代表了人类最基本、最美好的价值追求。“世界数字友好大会暨中国能源周”将配套数字友好与碳基文明全球科学家大会,为共建数字友好人类命运共同体探索新路径和发现新方法。“碳路者,数先行”!在数字友好与碳基文明全球科学家大会新的征程上,我们将与各国加强团结协作,汇聚推动文明进步的力量,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愿与世界共享中国碳中和发展机遇,共同推动全球发展倡议加快落地,把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走深走实,使人类文明进步的物质基础更加丰厚,与各国一道,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建地球生命命运共同体,打造人类文明与地球文明新的碳基文明“诺亚方舟”。

“数字友好与碳基文明全球科学家大会”驻华使节、专家新春对话会现场

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会长何平、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资深气候专家杨明、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国务院参事徐锭明;中铁十五局集团四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周叶飞等专家在线参加了会议。

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会长何平博士在线发表致辞。何平博士认为自从习主席2020年9月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了中国的双碳目标以后。国际国内的反应都很积极,特别是国内各地区、各行业都开始发表计划如何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去年全国性的碳交易市场已经开始启动,电力是第一个进入交易市场的行业,随后将是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新能源的应用也不断发展,发电量现在占电力行业总发电量的比重每年都在增加。同时,电动车发展很迅速,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超过了350万辆,比2020年增加了1.6倍,连续7年位列全球第一。大力开展节能电排,应用新能源来代替化石能源,是我们实现碳达峰的主要手段,但是我们还有一个抓手就是增加自然生态系统碳汇,来抵消工业排放。如果我们的生态系统十分完整,其实我们不用担心排放太多。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和土壤生态系统,都有巨大的碳汇功能,可以中和掉我们的排放。比如我们每年增加千分之四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就可以抵消每年人类活动的总排放。所以法国在推一个千分之四的土壤增碳计划,这个计划能够增加土壤肥力,增加农民收入,减少环境污染,大幅减少节能减排压力,实际上是一个多赢方案。中国拥有国内天然草原接近四亿公顷,占全国国土面积的百分之四十点一,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我国草原的总碳储量大概是三百到四百亿吨,年整固碳量大概是6亿左右。海洋是地球最大的碳库,海洋碳库是大气的五十倍,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二十倍。全球大洋每年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有20亿吨左右,如果我们的海洋生态系统没有遭到破坏的话,这个量是可以翻倍的。森林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已为大家所熟悉,它在气候变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森林是一项生态资本,同时也是一项经济资本,所以森林碳汇对于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其他的生态系统具有碳汇功能的自然生态系统都具有类似的功能,一方面提供碳汇,另一方面也能够提升经济和环境质量。去年有一个词在环保圈比较热,就是协同减碳降污,因为大气污染因子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基本是同根同源,如果我们在治理大气污染的同时能够降低二氧化碳,那是最理想的。从更大的层面定义协同,那就是碳中和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即在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同时,也能保证经济的正常增长。不是像我们前两年那样,为了减碳把一些煤矿关掉,造成电力紧张,一些地区不得不限电,也限制了我们的发展。协同碳中和与经济发展最好发力点是增加碳汇,大力投入森林、草原,土壤和海洋的生态系统恢复,让这些生态系统把碳吸附掉,让自然的力量来帮助我们,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不是简单的减煤限电,让发展停滞不前。

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资深气候专家杨明博士在线发表致辞中首先简要回顾了数字化在脱碳过程中的重要性,指出在过去几年里,世界范围内的电力系统,由于三个驱动力,也就是脱碳化、去中心化和数字化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这三个驱动力发生在哪里,人们都必须重新考虑和修改包括发电、输电、配电、电力消费和电价在内的整个电力系统。脱碳化,指的是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减少和彻底消除二氧化碳排放的过程。去中心化是将控制权从一个主要群体转移到几个或多个较小的群体的过程,例如电力系统的去中心化赋予了发电厂、配电系统和消费者各方面的相关权利,给他们更多的权利,而不是把权利集中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或政府拥有和控制的电力公司手中。数字化是将信息,转化为数字格式的过程,其结果是生成一系列的数字,而获得对图像、声音、文件、或者是信号的表示。在这三个驱动力中,数字化正在驱动电力行业的改革、变革和转型,并实现其脱碳化和去中心化。在电力行业领域,数字化并不是新的发明,而是不断涌现新的应用的过程,其影响远远超出了数字化初期在电力行业引发的技术变革。多年以前,数字化起始于输电网和大型发电厂这个系统,通过提高电力系统的状态数据的可用性和可靠性,使得整个系统的运行更加安全,更加高效。它还支持创建了具有竞争力的电力批发市场,以及在某一个电力区域里面电力系统整合。近年来数字化已经将其范围扩大到了配电网和电力消费者范围,促进了社区和家庭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促使发电、配电和用电的成本大大降低,并且大大提高了服务质量,它还为创建新的电力零售市场,奠定了基础,使电力终端用户成为可再生能源的供应商,发电和消费的模式。杨明博士还谈到全球环境基金在数字化方面的应用,指出全球环境基金在其运作当中及时利用了数字化的发展优势和成果,在其项目的开发和运用当中,广泛应用了数字化、脱碳化和去中心化。自1991年10月份成立以来,全球环境基金已经为全球约300多个可再生能源,提供了12亿美元贷款,其中大约43%属于数字化发挥重要作用的微电网、分时电网和再生能源的项目。在这些项目当中,有100多个国家在进行实施,其中大部分是在非洲和亚洲。通过这些项目,全球环境基金的资金得到了超过110亿美元的配套资金。温室气体排放的总量超过了17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例如2019年全球环境基金,根据其非洲微电网的计划,在安哥拉、布基纳法索、科摩罗、吉布提、威尔士南、埃塞俄比亚、马达加斯加、马拉维、尼日利亚、索马里和苏丹等国,促进了脱碳化、去中心化和数字化的项目投资。通过这些投资,数百万曾经无法使用电的非洲人现在可以用电,在他们的家庭里面。这一切都是清洁能源发的电,用到他们的农业和小型企业当中。在中国全球环境基金帮助了许许多多的去中心化、去碳化和数字化的项目,例如去年全球环境基金专门为中国批准了一个900万美元的借款项目,以促进中国农村、社区的电力转型,也就是把电力供应从电网转向基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微型电网。其中数字化帮助120个村庄里面的社区和农村家庭监控自己的发电量和用电情况。联合国开发署和中国农业农村部是这个项目的执行机构,他们的代表在这里有资格在本次会议上做更多的汇报和讨论。展望未来,全球环境基金期待在所有受援国的经验基础上再接再厉,广泛地使用数字化,促进分散的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为全人类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全球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国务院参事徐锭明在线发表致辞中指出:从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宣告中国要完成双碳任务,一年多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行动,政府在行动,企业在行动,专家在行动,全体人民在行动。要实行双碳任务,必须全民动员,各行各业动员。双碳任务是我们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双碳工作,不能搞运动式减碳,不能一刀切,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要按部就班,循序渐进,遵循科学规律。当前,我们站在世界的十字路口,我们要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纵观人类发展历史,人类文明的每次进步、历史的每次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变和更替。这次我们双碳任务要实现能源革命,我们能源革命的目标是什么?就是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党的十九大之后,人民需要生态的高颜值,发展的高素质和生活的高品质。这次我们双碳任务的完成和能源革命的目标实现,就是要把我们带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未来的经济是虚拟经济、实体经济融合在一起,数字化的实体经济和实体数字化的经济。绿色经济发展本领要求我们学习碳排放相关知识,数字经济发展本领要求我们要提高数字经济思维能力和数字经济基本素质,同时要求全国人民、全社会提高数字素养,夯实数字素养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基础,推动双碳工作和数字工作融合。

中铁十五局集团四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周叶飞在线发表致辞。周叶飞代表中铁十五局四公司向与会嘉宾朋友送上最诚挚的新春祝福。周叶飞指出:随着中国走出去步伐加快和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们逐步认识到数字化转型是中央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尤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及的十个数字化应用场景,中央企业覆盖了六个场景。中央企业数字化转型,将全面推动社会数字化进程,对于我们建筑企业来说,则是重点开展建筑信息模型、三维数字化协同设计、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集成应用,提升施工项目数字化集成管理水平。推动数字化与建造企业全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助力智能化城市建设,着力提高闭路技术覆盖率,创新管理模式和手段,强化现场环境检测、智慧调动、物资监管、数字交付的能力,有效提高人均劳动效率。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是一支位于世界五百强第42位中国铁建旗下的基建劲旅,是集设计、施工、科研为一体的国有建筑工程总承包企业。中铁十五局四公司驻地为河南郑州。立足中原辐射全国,也开始聚焦业务试点,以求形成自身的数字化转型经验。前期在与世界数字友好大会创始人、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专业委员会杨勇主任的交谈中明确了依托中铁十五局集团四公司建设黄帝故里——数字友好城市的课题方向,新郑是黄帝故里,是海内外炎黄子孙拜祖圣地之一,当代文化学者、专家,倡议将黄帝诞辰设立为中华圣诞节,呼吁普天下华夏儿女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纪念华人始祖黄帝,新郑黄帝拜祖祭典,更是被誉为全球最具有影响力十大文化盛事。中铁十五局集团四公司的主要施工任务是通过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增加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周边环境的手段,改善和提升区域整体形象,从而拉动旅游消费,增强老城活力,实现城市保护和更新的有机结合,提升城市整体价值,在此基础中,如果能将数字友好城市研究课题付诸实践,相信会在更高层次上提高该项目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

斯里兰卡驻华大使H.E. Dr. Palitha(帕利塔·科霍纳)致辞

斯里兰卡驻华大使H.E. Dr. Palitha(帕利塔·科霍纳);巴巴多斯驻华大使H.E. Mr. Hallam Henry(哈伦·亨利);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能源与环境处项目主任刘世俊;中铁五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汤友富;中铁五院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桂婞;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蓝虹;CWTO数贸会副主任、中国能源周创始人王轶璞;CWTO数贸会秘书长刘泽枫、特邀生物技术专家曾丽苹、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世油能源中心董事局主席张建君等出席对话会并主题发言。

巴巴多斯驻华大使H.E. Mr. Hallam Henry(哈伦·亨利)致辞

中铁五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汤友富出席新春对话会,中铁五院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桂婞做了《聚焦数字化转型,推进数字友好发展》主题发言。桂婞表示以“数字友好”作为现代数字文明哲学和公理系统,打造“以人为本”的人类生产生活和以数据驱动的数字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意义重大,希望和大家共同研讨如何倡导新形势新时代下“数字友好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方式。中国铁建是全球最具规模和实力的特大型综合建设集团之一,历来高度重视发挥央企责任担当,积极贯彻碳达峰、碳中和总体部署,目前绿色环保产业已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八大板块之一。铁五院作为中国铁建的核心子公司,在多个领域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发展战略,践行两山理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中铁五院集团以央企数字化转型为牵引,围绕数字经济以及双碳经济开展的一些工作,包括推进北斗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赋能勘察设计企业数字化转型;积极发展绿色低碳轨道交通,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开展生态环境导向开发研究,践行“两山”理论等。桂婞认为数字经济是当今最活跃的经济形态,对生产生活以及社会经济形态方方面面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数字经济时代的本质就是以人类为基础的碳基文明和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硅基文明充分融合,而“数字友好”理念是的核心是构建人与自然,人与数字化和谐共生的社会文明,最终实现人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状态。对于未来如何进一步推进数字经济与碳基文明融合,桂婞认为作为我国以及未来世界的经济支柱产业,数字经济必须及时响应碳中和战略,推动实现碳中和数字化;二要注重利用先进信息技术解决碳中和过程中的难点与痛点,提升碳中和的发展效率;三要重视数字经济自身的“碳中和”问题,发展低碳的数字化产业。桂婞表示我国正在基于数字友好理念深入构建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理论体系,在这一伟大进程中,我们愿意以《世界数字友好宣言》为蓝本,以“数字友好与碳基文明全球科学家大会”为桥梁,加强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数字技术合作、释放数字经济红利、共享数字文明成果,切实落实习总书记“让数字文明造福各国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指示精神,为建设数字友好型社会与国际合作探索新路径和新方法。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蓝虹做题为《绿色金融的机遇与挑战》主题演讲。蓝虹在演讲中提到2016年是绿色金融迅猛发展的一年,各项重要的绿色金融政策和指引相继发布;8月31日,央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9月,央行发布《G20绿色金融报告》。作为G20的东道主,中国首次将绿色金融列入核心议题,而且通过G20 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成为全球共识。2015年12月22日,人民银行发布第39号文,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绿色金融债券有关事宜进行规范引导,人民银行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制定的《绿色债券项目支持目录》随同39号文一起发布。2015年12月31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绿色债券发行指引》,明确了对其监管的企业债发行主体发行绿色债券的规则,并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机制。在绿色债券迅速发展的同时,央行加强了对绿色金融债的监管,2018年3月,央行发布《关于加强绿色金融债券存续期监督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通知中指出,未来人民银行将继续完善绿色金融债券存续期监督管理,重点核查发行人的经营状况、募集资金投向绿色项目的真实性和进度、绿色项目的筛选和决策程序的合规性以及环境效益的实现情况等。央行还同时发布了《绿色金融债券存续期信息披露规范》,要求绿色金融债券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季度报告和年度报告应重点说明报告期内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并制定了信息披露报告模板。2018年11月10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开发布《绿色投资指引(试行)》,鼓励基金管理人关注环境可持续性,强化基金管理人对环境风险的认知,明确绿色投资的内涵,推动基金行业发展绿色投资,改善投资活动的环境绩效,促进绿色、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推动了环责险的发展。2020年,绿色金融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气候变化等重大危机,人类愈发认识到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实现经济绿色成为全球主要政策方向。世界多国提出将绿色作为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着力推动制定国家中长期绿色低碳发展战略。2020年7月,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发布《202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认为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空前危机让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遭遇更加严峻的挑战。在后疫情时代落实《巴黎协定》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及全球经济要实现低碳化、生态化转型,面临比之前更大的困难。蓝虹还谈到气候转型风险和生物多样性方险等问题,指出气候风险是指极端天气、自然灾害、全球变暖等气候因素及社会向可持续发展转型对经济金融活动带来的潜在不确定性。高碳高排放行业信贷规模存量较大,转型需要的过渡期较长,给银行信贷质量带来较大压力。生物多样性风险。生物多样性下降可以通过不同渠道影响金融资产、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这些风险不仅是企业面临的风险,还包括家庭和公共部门,以及主权债务风险,它可能会削弱各国管理财政运作(包括长期偿债)和货币体系运作的能力。为减少经济相关因素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害而出台或出现的政府措施、技术发展和消费者偏好的改变,有可能成为转型风险,尤其是当金融机构直接或间接地暴露于这些因素之下时。与气候变化类似,生物多样性损失可能会给金融系统带来风险。这就需要对宏观经济分析和微观审慎分析进行补充,并对金融系统的相互联系和溢出风险进行宏观金融分析。全球的央行与监管机构目前已经形成一个新的共识,即环境风险(涵盖与环境和气候相关的风险)已经成为金融风险的重大来源之一。环境和气候因素可能会演化为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金融风险,也可能会对金融稳定构成系统性的威胁。为了有效应对环境和气候相关风险,监管机构、金融机构、国际组织、第三方供应商和学术机构各界应共同努力推广环境风险分析在金融业的应用。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能源周创始人王轶璞向与会嘉宾介绍了“第二届世界数字友好大会暨第四届中国能源周”纳入“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的预定活动方案,包括举办数字友好与碳基文明全球科学家大会;数字化与碳减排背景下的全球能源重构、数字能源峰会、碳市场与绿色投融资峰会、氢能院士论坛、新形势下全球能源大宗商品市场协同、双碳目标下传统能源发展路径和投资机会、中欧新能源及能源安全对话、中非能源投资论坛等系列平行论坛;举办世界数字友好系列智能大赛和论坛;发布数字友好典型案例、数字产业新锐企业top30、数字产业新锐投资基金top30等活动,为共建数字友好人类命运共同体探索新路径和发现新方法。王轶璞表示“世界数字友好大会暨中国能源周”旨在更好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哲学思想以及“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加强同沿线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合作,建设21世纪数字丝绸之路”的重要指示精神,倡导新时代下“数字友好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方式,以“数字友好”作为现代数字文明哲学和公理系统,打造“以人为本”的人类生产生活和以数据驱动的数字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二届世界数字友好大会暨第四届中国能源周”以“汇聚人类思想之光,共建数字友好世界”为主题,倡导和推动数字友好碳基文明公理系统的全球话语体系建设。“碳路者,数先行”。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环境下,能源将是贯穿始终的血液,能源转型与重构将改变或引领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生态数字资本的变革、产业的变革、消费方式的变革、供应链方式的变革以及城乡发展模式的变革等。能源的清洁低碳化将作为一个硬约束指标,而数字友好与碳基文明则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数字化和谐共生的社会文明趋势,其核心内涵是以人为本的人类生产生活和以数据驱动的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并遵循科学实证不断进化改善,最终实现人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状态。“第二届世界数字友好大会暨第四届中国能源周”由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专业委员会、全球能源观察智库、石油观察智库、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碳中和绿色发展专业委员会等共同组织。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泽枫做了题为《中国数字贸易正在发生什么》的主题演讲。刘泽枫在演讲中提到上个月中国在纪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年,但是事实上在1986年,中国只是关贸总协定的观察员,当年在申请加入关贸总协定的时候,需要解释中国贸易体系和中国GDP,中国在计划经济体系下,根本没有这些概念,GDP还被视作剩余价值,被教科书批判,中国海关的HS code与众不同。唯一出路就是向外学习。20年前中国没有合同法。怎么办,就是学习,学TRIPS,学CISG。所以今天面临更高水平的发展时,中国依旧是学习,向RECP学习、向CPTPP、向DEPA学习。过去三十年的发展,中国得益于WTO外部环境,今天中国经济规模足够大,也成了众多国家的外部环境本身,高水平的发展,需要继续开放市场、尊重规则。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占中国GDP比重36.2%,根据国务院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到2025年,中国数字经济要占到GDP的比重约50%以上,这是一个宏大的目标。关于数字贸易,其概念一直有争议。一种定义是电子商务,线上订购,线下发货。另一种定义是2013年美国提出来的线上传输。我认为数字贸易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数字经济得益于重组,就像寒武纪有性繁殖基因重组带来物种爆炸一般。因此数字贸易特征是货物、服务、技术一起混同,像3D打印,在线音乐会,都可以分步交付,而不受制于过去服务贸易中实时交付、实时终止的概念。现代经济学有其局限性,例如基于理性人假设和价格受体假设。但是事实上人们并不总是理性的,人有精神,有信仰,人也不总是看价格,还有消费者偏好。大家把公司作为一个方程去研究,但是没有人去研究集群、研究城市、研究自贸区。因此我们提出了新的促进人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数字友好公理系统去研究数字经济。数字经济领域三个规律其重要作用,摩尔定律、库兹韦尔定律、梅特卡夫定律,也就是随着重组,知识在2045年会爆炸超过人脑的能力,网络的价值与节点的平方成正比,这带来了网络经济的规模价值。中国经济历史上取得了成功,但是现在也面临挑战。举例而言,过去是县域经济的竞争,但是现在竞争单元变成了产业集群、城市带、自贸区、自贸港的竞争。从数字贸易经验而言,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得益于村村通计划带来的公路、通讯、互联网相通,以快递小哥、外卖小哥为代表的的丰富的人力资源,支撑了电子商务的繁荣。中国有超过16亿的移动设备,使得网上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蓬勃发展。中国在AR、VR、元宇宙的等技术方面也有布局。中国从1G到4G落后于国际发展,但是从5G开始,已经率先应用。刘泽枫表示双边市场作为数字经济的一个重要形态,也是数字经济成功的秘诀,直播电商也是目前正在快速发展的行业,中国同时在网络立法方面也走在了前列,从网络安全法、民法典、电子商务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中国建立起了系统的网络法体系。中国的在线法庭每年可以处理超过2000万个案件,中国判决公开系统使得司法大数据可以具有公示性和互操性。替代性争议解决机制例如平台的小法庭,每年更是处理上亿的小额纠纷。这些都是中国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正在发生的变化,总而言之,基于数字友好公理系统,做好联合国贸发会数字贸易评估,控制资本外流,积攒外汇,建设ICT基础设施,在实践中培养青年领导力,培养青年复合背景、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入、学习、引领自由贸易区,建设简单、明确、国际化具有执行力的法治体系,是成功拥抱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发展潮流的中国经验。

对话会上举行了签约仪式,共同开展世界数字友好大会暨中国能源周的全球推广、相关课题研究与项目合作。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专业委员会杨勇主任和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碳中和绿色发展专业委员会袁东来会长签署合作协议,开展全方位合作,并共同开展数字友好与碳基文明人才培训工程建设。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许伟和亚信数据联合创始人、总裁沈丹婷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全球数贸港的战略协议,共同开展数字丝绸之路的研究与建设。

对话会上举行了“数字友好碳中和全球科学家智库”启动仪式,“数字友好碳中和全球科学家智库”将是一个国际化、多节点、跨学科、多圈层的数字友好公理系统和碳中和的理论研发、行业赋能和人才流动总平台。“共建数字友好碳基文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智库的价值追求,通过设立多节点联合创新实验室、研究中心和协同创新中心,系统研究理论和政策问题,为共建数字友好碳基文明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行动建议和赋能方案。“数字友好碳中和全球科学家智库”由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碳中和绿色发展专业委员会共同发起,“数字友好碳中和全球科学家智库”由张丽首倡,袁东来为首席,何平博士担任总召集人。

“数字友好碳中和全球科学家智库”启动仪式

随后,围绕着《国际与中国数字贸易合作机遇与挑战》与会使节与专家进行了精彩的圆桌对话环境,圆桌对话由CWTO数贸会秘书长刘泽枫双语主持。巴巴多斯驻华大使H.E. Mr. Hallam Henry(哈伦·亨利)、斯里兰卡驻华大使H.E. Dr. Palitha(帕利塔·科霍纳)、巴拿马驻华公使H.E. Mr. Rigoberto Castillo G.(里戈贝托·卡斯蒂略)、尼泊尔驻华经济公使Mr. Chhabindra Parajuli(查宾德拉)、多哥驻华大使馆参赞Mr. Maz KADJENDA(麦子•卡金达)、俄罗斯工业通讯银行首席代表Ms. Irina Kuligina(库里金娜•伊丽娜)、巴基斯坦国民银行首席代表Mr. Shaikh Muhammad Shariq(谢赫•穆哈马德•夏立克),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高级顾问林家彬;中国绿发会副秘书长王豁;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教授朱永华;CWTO数贸会副主任许伟;亚信数据联合创始人、总裁沈丹婷等应邀对话。

圆桌对话

斯里兰卡驻华大使H.E. Dr. Palitha(帕利塔·科霍纳)认为中国的数字贸易发展,得益于良好的基础设施,丰富的人力资本,人们手指一点可以做无数事情,但是大家花了很多的时间在手机上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需要关注真实的生活。因为一些原因,斯里兰卡有很多很好的产品无法销售到中国,期望邀请更多的中国企业家去斯里兰卡投资,并且销售很多优质的斯里兰卡商品进中国。

巴巴多斯驻华大使H.E. Mr. Hallam Henry (哈伦·亨利)认为巴巴多斯是拉丁美洲、加勒比海岸一个美丽富饶的小型国家,有很多优质的农产品、鱼类、甘蔗、朗姆酒等,旅游业也十分发达。期望能够与中国深入合作,邀请更多的中国朋友前往巴巴多斯旅游,将优质的产品出口到中国,并在数字贸易基础设施方面深入合作。

尼泊尔驻华经济公使Mr. Chhabindra Parajuli(查宾德拉)对于中国的数字贸易发展路径、通过WTO和多边贸易谈判,进而改善国内的法治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发展思路非常赞赏,期望中国与尼泊尔一道,加强投资,改善尼泊尔基础设施,将优质的尼泊尔优势产品如植物油、羊绒、成衣、皮革、铜线等出口到中国,也欢迎中国朋友来尼泊尔旅游。

巴拿马驻华公使H.E. Mr. Rigoberto Castillo G.(里戈贝托·卡斯蒂略)介绍了巴拿马航运、金融和旅游等优势产业,热情邀请中国企业家和中国朋友前往巴拿马合作、旅游。

多哥驻华大使馆参赞Mr. Maz KADJENDA(麦子•卡金达)介绍了西非国家多哥在农业、畜牧业、磷酸盐、咖啡、转口贸易、旅游业等优势产业。期望中国资本前往多哥投资,中国客人前往多哥旅游。

俄罗斯工业通讯银行首席代表Ms. Irina Kuligina (库里金娜•伊丽娜)对于以中国数字货币即将在冬奥会启用的数字金融创新表示了赞赏,良好的金融创新,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提高经济竞争力的必要方法,期望中国与俄罗斯在数字金融领域能够进一步深入合作。

巴基斯坦国民银行首席代表Mr. Shaikh Muhammad Shariq(谢赫•穆哈马德•夏立克)作为巴基斯坦最大的银行在中国的首席代表,他认为巴基斯坦拥有2亿多人口,是个非常有潜力的市场,欢迎中国企业到巴基斯坦投资。同时,巴政府也提供诸如外资同本国投资者享有同等待遇,允许外资拥有100%的股权、外国投资者可将全部资本、资本所得、红利和利润自由汇出等激励措施吸引外国投资者,巴基斯坦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投资成本低,对于企业来讲相应的盈利会增长。巴基斯坦国民银行对于中国朋友在巴方的任何问题都愿意提供协助。

亚信数据联合创始人、总裁沈丹婷介绍了亚信的历史,认为数字经济时代下,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数字技术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必须充分利用数字化创新技术手段来提升社会治理能力,进而增进国家治理整体效能。目前,亚信数据以智慧治理的理念协助政府进行社会治理数字化改革,积极探索保障民生的创新应用,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亚信数据的核心业务不仅仅局限于城市大脑、医疗健康、知识产权,以及乡村振兴等领域,实际上已经覆盖了社会治理体系中全生命周期的产品和服务。亚信数据也在打造大数据运营服务生态,非常愿意与国际上的优秀合作伙伴,形成围绕社会治理的“多链协同”产业生态,促进优质资源集聚耦合,合力为建设数字友好人类命运共同体尽一份绵薄之力。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王豁介绍了中国绿发会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民政部登记注册的一家全国性公益(公募)基金会,同时为国家一级学会,目前专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问题、生态文明研究与践行、生态扶贫与政策建言、构建“中华保护地”自然保护体系、环境公益诉讼工作、推动减塑与垃圾减量、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开展国际交流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众多联合国环境保护类公约组织,有深度合作,志愿者体系建设等有深入合作,期望在如上议题上与我们的国内外友人开展进一步的交流合作。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法学专家朱永华教授用八个字总结了今天新春对话的思想,就是“交流”与“互鉴”、“挑战”和“担当”!朱永华教授表示中国改革开放历经40多年,中国从加入世贸组织走到今天已经20多年了,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文明已经和世界文明紧密相融。人类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数字经济和碳基文明交相辉映,后疫情时代人类应该何去何从?朱永华教授认为CWTO数贸会作为中国的世界级智库,承担着迎接这一伟大时代到来的历史使命,一方面,我们倡导多边主义,要继续加强中西方文明交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和先进国家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从一带一路开始积极融入地球村。另一方面,我们要对现实世界做深刻的剖析和解读,将互联网经济、低碳文明、双碳经济等紧密结合起来,透过数字友好新话语体系深化中外数字经济合作,探索数字文明时代人类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方法,勇于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担当起大国责任。朱永华教授代表CWTO数贸会智库向与会中外嘉宾发出倡议:一是加强智库建设,努力发挥智库倡导、思想引领的作用和价值。与此同时,还要从未来人才培养工程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向出发,开展数字友好和碳基文明人才队伍的培训和发掘工作,让社会精英能够与时俱进,成为未来建设数字友好世界的主力军。二是各国之间应加强合作和交流学习,让人类命运共同体、数字友好世界等发展理念成为时代的潮流。

CWTO数贸会副主任许伟作为主办单位代表对于各国驻华使节、专家、贵宾的到来表达了感谢,并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区域数字经济发展、CWTO数贸会数字友好公理创建等三个方面做了介绍。许伟认为数字经济已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八天前,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是我国首部关于数字经济的发展规划,《规划》从八个方面对“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作出八大总体部署,其中有一项重要的部署就是“拓展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加快贸易数字化,推动“数字丝绸之路”深入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合作环境。”五天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着重指出:“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要密切观察、主动作为,主动参与国际组织数字经济议题谈判,开展双多边数字治理合作,维护和完善多边数字经济治理机制,及时提出中国方案,发出中国声音。”这些都充分表明了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是我国数字经济未来发展格局中的一个重大板块和一项重要工作。并结合近期对苏州的调研谈了区域数字经济的发展模式,认为苏州对于数字经济前所未有的重视,提前谋划、超前布局、靠前作为,相城区在苏州市建设数字经济强市的总体部署下又提出打造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数字化发展第一区”的目标,希望全球科学家多到苏州考察和交流。许伟提出“公理统领”、“价值驱动”、“场景牵引”、“要素协同”和“共建共享””五项主张,以“数字友好”这一具有独创性、前瞻性、引领性的哲学公理系统来总揽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发展,积极实施数字丝绸之路工程,加强数字经济相关知识技术项目的国际合作,让数字友好普惠世界各国人民。

对话会后举行了新春晚宴,中央音乐学院青年首席小提琴家胡潇旋为大家表演“碳之韵”系列曲目。

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系列主题活动——第二届世界数字友好大会暨第四届中国能源周“数字友好与碳基文明全球科学家大会”驻华使节、专家新春对话会是在世界智能大会组委会的指导和支持下,由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专业委员会、全球能源观察智库、石油观察智库、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碳中和绿色发展专业委员会等共同主办,中铁十五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绍兴友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协办,对话会由《做客大使馆》节目主持人、“数字友好传播大使”刘美希和CWTO数贸会秘书长刘泽枫双语主持。考虑到疫情安全,本次新春对话会以线上视频交流,线下主题分享、圆桌对话等形式举行,来自国家能源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人民大学,以及多位驻华大使、外交使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上合组织、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等专家、学者和企业家高管等出席。

来源:人民网

大会官网

www.wicongress.org.cn

邮箱

wic@wicongress.org

咨询热线

022-83608031

大会组委会秘书处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35号城市大厦8层

  • 官方小程序

  • 官方微信公众号

世界智能大会 WORLD INTELLIGENCE CONGRESS

津ICP备17008349号-3津ICP备17008349号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2098号 官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