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注册用户请先进行 注册
原地侧空翻;踩滑板车、玩平衡车、骑自行车;拥有更加“聪明”的任务规划“大脑”和技能执行“小脑”;多台机器人协同配合,在工厂里进行大尺寸料箱搬运……近段时间,多家人形机器人相关企业和创新中心纷纷公布新产品、新服务和新进展,并持续攻关关键技术,深耕市场创新场景应用,加快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发展。
近日,国家网信办出台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在全球率先提出保障人工智能安全可信的“中国方案”。《标识办法》作为互联网信息服务领域贯彻落实《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重要举措,配套强制性国家标准《网络安全技术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方法》(以下简称《标识标准》)同时发布,为人工智能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成为保障人工智能时代网络生态安全有序的关键手段。
微风轻拂,矗立的风电机组悠然转动,送出源源绿电。这样的庞然大物是如何生产制造出来的?很多人可能想不到,风电机组的关键部件——叶片,其生产长期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体积大、重量大、表面曲面复杂,往往要依靠大量人工完成铺层、灌注、打磨、喷漆等工序。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推动力。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改变了产业发展的底层逻辑,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仅能够突破传统工业化发展瓶颈,更能培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新动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这也是“具身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什么是具身智能?它有哪些特点?这一产业未来将如何发展?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更像人的机器人”来了。最近一段时间,会骑自行车、做早餐、演绎功夫的人形机器人不断涌现,引发更多关注。业界认为,随着应用场景加速落地,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前景可期,有望成为继个人电脑、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之后新的智能终端。
世界智能大会 WORLD INTELLIGENCE CONGRESS
津ICP备17008349号-3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2098号 官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