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算力的崛起,不仅是技术演进的必然趋势,更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当前,我国算力总规模已稳居世界前列,绿色低碳特征日益凸显,算力设备迭代升级、能源结构持续优化、算用协同加快推进,算力总规模高速增长,正持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7月26日至28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办。展区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吸引了800余家企业参展,集中展示3000余项前沿展品及100余款“全球首发”“中国首秀”新品,规模创历届之最……透过这场全球人工智能盛会可以看到,具身智能、多模态大模型等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人形机器人、AI终端等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持续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
7月24日,为期两天的首届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发展大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闭幕。会上首次发布由中国民用机场协会牵头编制的《低空经济基础设施框架指引(2025年版)》。该框架指引的发布,将弥补我国在低空经济基础设施领域的研究空白,为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开展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5.6%和25.5%;累计建成33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全国共登记技术合同近41万件,成交额超3万亿元,同比增长14.2%……翻看中国经济“半年报”,这些指标印证着科技成果转化正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
新版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下称《技术规范》)将于今年9月1日起实施。为推动《技术规范》落地实施,加快优质电动自行车产品市场供给,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消防救援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强化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 加快新产品供应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七方面作出部署,加快形成适应新标准要求的产业生态和监管模式
2025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于7月23日至26日在上海举行。这场汇聚全球近300家参展商的盛会,不仅是技术成果的展示台,更是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缩影。从核心部件到整机制造,从场景应用到安全监管,一幅“技术筑基、应用拓界、生态共荣”的产业画卷正徐徐展开。
世界智能大会 WORLD INTELLIGENCE CONGRESS
津ICP备17008349号-3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2098号 官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