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开年以来,人工智能(AI)技术继续保持迅猛发展的态势。截至目前,全球数家科技公司竞相发布了其人工智能模型的最新版本,这些模型具备更快速的回答能力、更强的多模态能力以及增强的推理与生成能力等,将为用户带来更加智能的使用体验,为各行各业注入新动能。
“人工智能的未来应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而不是夸大其词的科幻情节。当前,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华尔街,关于AI的话题中都充斥着夸张炒作和耸人听闻的描述,往往导致对AI的治理政策被各种误导。”2月10日,在法国巴黎大皇宫举行的“人工智能行动峰会上”,AI学者、斯坦福大学教授李飞飞发表开幕演讲。
在巴黎举行的人工智能行动峰会上,业界人士在巴黎大皇宫就人工智能的开源、普惠发展等问题畅所欲言。新华社记者在现场采访中发现,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推出的人工智能模型因其低成本、低能耗及开源设计,被众多业内人士誉为激发人工智能创新的优秀案例。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AI)的“读脑术”,能将人的思维转化为连续文本,而无需用语言说出来。这一脑部解码器仅需大约1个小时,就能适应个人独特的脑活动模式,或为语言障碍患者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工具,也为开发未来神经技术和下一代脑机接口奠定了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当代生物学》杂志。
得益于神经网络规模的扩大以及海量数据的训练,人工智能(AI)在过去10年间突飞猛进。“做大做强”的策略,在构建大型语言模型(LLM)上取得了显著成果,ChatGPT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据日本SakanaAI公司官网最新消息称,该公司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OpenAI以及瑞士AI实验室IDSIA等机构合作,在人工智能(AI)领域取得了一项重大突破。
世界智能大会 WORLD INTELLIGENCE CONGRESS
津ICP备17008349号-3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2098号 官方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