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注册用户请先进行 注册
近年来,低空经济作为新兴经济形态,在政策与技术双重推动下迅速崛起,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意义重大。《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科创板近20家上市公司已前瞻布局低空经济产业链。4月30日,纳睿雷达、莱斯信息、纵横股份3家科创板公司在“科创热点行业周”业绩说明会上,与投资者交流行业趋势、企业发展及未来规划,表示将为低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记者6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支持500+量子比特的中国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本源天机4.0”,标志着我国量子计算产业已具备可复制、可迭代的工程化生产能力,为百比特级量子计算机量产奠定产业化基础。
记者5月6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一季度,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简称“互联网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4118亿元,同比增长1.4%;相关企业共投入研发经费204.5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较1至2月份提高1.8个百分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政府监管是低空经济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低空经济长期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举措。近年来,我国实数融合正从顶层设计的“大写意”进一步走向实操落地的“工笔画”,实数融合的系统化推进形成一系列突出成果。
“具身智能”“智能机器人”今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人形机器人成为当下热门的科技话题。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方向,具身智能正成为我国培育未来产业的重要方向。当前具身智能产业有哪些前沿成果?将给生产生活带来什么变化?作为具身智能的理想载体,人形机器人又处在什么发展阶段?产业发展还面临哪些堵点难点?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多家企业,探索产业发展新动向。
世界智能大会 WORLD INTELLIGENCE CONGRESS
津ICP备17008349号-3津公网安备 12010302002098号 官方声明